央行与险资罕见同步发力,A股3400点争夺战进入白热化!一边是央行通过MLF连续三个月“放水”1.45万亿元,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;另一边是险资第三批试点600亿火速落地,总规模突破2220亿元开户配资网站,新华保险单日豪掷百亿扫货私募基金,高股息策略成资金避风港。市场惊呼:“国家队”弹药充足,但3400点真能一鼓作气拿下?
事件详情回顾: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博弈
1. 央行“水龙头”拧到最大档央行MLF操作已形成“4500亿→5000亿→5000亿”的阶梯式放量,三个月累计释放流动性相当于2022年全年的37%。若MLF利率如预期下调至1.8%-2.0%,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将直降15-20个基点,LPR有望再降10-20BP,科技、消费等利率敏感板块或成最大赢家。
但隐忧仍在:当前M2增速已高达9.8%,远超GDP增速,市场质疑“流动性淤积”风险。有分析师直言:“放水能托住指数,但结构分化才是硬仗。”
2. 险资“高股息围城”背后的焦虑2220亿险资入场看似凶猛,实则暴露“资产荒”困局——银行股4%股息率+隐含看涨期权的组合,成为险资无奈之选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险资近期密集加仓港股通标的,恒生国企指数市盈率仅8倍,较A股折价超30%,险资“跨境套利”意图明显。
3. 恒瑞医药估值迷局:外资定价权争夺战恒瑞医药港股首日暴涨29%,57港元股价反超A股,创下55倍PE的估值奇观。尽管一季度净利润增长36%,但对比港股医药龙头平均35倍PE,A股溢价率高达57%。外资用真金白银投票:中国创新药龙头长期被低估,老龄化红利尚未充分定价!
4. 美债“死亡利率”冲击全球资产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.14%,创2023年以来新高,直接打爆三个逻辑链:
黄金信仰崩塌:实际利率飙升压制金价开户配资网站,国际黄金从3375美元跌至3300美元,年内涨幅回吐至26%;
美股强弩之末:纳指虽涨0.28%,但三大指数年内振幅不足5%,量化模型预警“波动率炸弹”临近;
债务危机倒计时: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升法案以215:214惊险过关,但美国财政部现金余额仅剩800亿美元,8月违约警报未除。
5. 固态电池引爆新能源绝地反击《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》团体标准发布,彻底划清技术路线:只有离子100%通过固体电解质的才算真·固态电池[用户资料]。中科院纳米级短路机制研究+国轩高科0.2GWh中试线投产,双重利好刺激下,概念股单日最高飙升18%。但业内人士提醒:量产至少需5年,警惕游资“讲故事”套路。
看看网友怎么说:
“央行放水险资抄底,3400点冲不上去的话,这届主力得扣鸡腿!”——股民@三千点焊工“恒瑞港股57块A股54块?原来外资才是真爱粉,国内机构怂成狗!”——医药研究员@创新药掘金人“美债5%收益率香疯了,谁还炒股?赶紧换美元躺赚!”——理财达人@美元战神“固态电池涨完氢能源涨,主力是不是新能源课本没学完?”——段子手@涨停板语文课代表
小编有话说:在狂欢与恐慌间走钢丝
当央行用1.45万亿流动性筑起政策底,当险资在4%股息率里寻找安全感,当外资用55倍PE给恒瑞医药重新定价——这场3400点攻坚战早已超越技术层面,成为信心与预期的终极对决。
但三个残酷真相不容忽视:
流动性≠赚钱效应:2015年救市释放4万亿,但千股跌停仍历历在目;
高股息陷阱:银行股4%股息看似美好,但若股价下跌10%,股息收益瞬间化为乌有4;
外围黑天鹅:美债5%收益率已成全球资产定价之锚,A股难独善其身。
现在该贪婪还是恐惧?
激进派可搏政策红利:MLF利率下调箭在弦上,券商、消费链弹性最大;
稳健派宜守高股息:险资重仓的公用事业、交运板块安全边际较高;
投机派慎追热点:固态电池、创新药估值已透支未来3年业绩开户配资网站。
智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